2015 春季拍卖会 现当代艺术

5月17日 上午10时30分
北京昆仑饭店


本公司不再对禁止出境拍品标注“*”,由买受人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。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%买家佣金。

Lot 844

刘国松(b.1932)  如来•故乡的月亮

估价(人民币):480,000-600,000

成交价(人民币):713,000

年代:1970年

签名:签名:刘国松 一九七〇
钤印:刘

材质:纸本 综合材料

尺寸:89.3×59cm.

展览

“刘国松个展”,1970年,东亚艺术博物馆,科隆
“刘国松个展”,1990年3月24日至6月10日,台北市立美术馆

出版

《刘国松画集》,台北市立美术馆,1992年,第40页

简介

说明:明月何皎皎
(拍品编号 844) 刘国松的 「 太空画 」
一个执迷于水墨语言探索的中国艺术家,目光却落到了太空。1968年底,“阿波罗8号”登月,刘国松在电视上看到飞船从月球拍回来的地球照片 — 与平日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相比,给他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与思考。隔年,他完成 了第一幅《地球何许?》,从此开启了他的“太空画时期”。
“太空画时期”集中持续了约五年,作品约有三百余幅,画面上反复出现太阳与月亮的符号,圆形、弧形标准规整、边界清晰,水墨肌理则苍劲多变,二者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对比,极富张力。
“太空画时期”之前,刘国松就已醉心传统水墨技法的革新,并开发出特有的“拓墨法”、“大笔触”、“纸筋法”和“拼贴法”等新的创作方式,这幅《如来·故乡的月亮》(拍品编号844)完成于1970年,明月之下,地平线上大笔触刮抹出几道墨块,纸筋形成的肌理,像似纵横的沟壑,雄浑苍劲。不同媒材的拓印营造自然肌理,回避人工笔迹,有浑然天成之感。在这幅作品中,可看出刘国松对各种自创技法的运用已相当成熟。
明确清晰的日月轮廓线与苍茫大气的刘氏山水之间形成强烈张力,这是“太空画”在视觉上的最大特点。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在美国硬边(Hard Edge)风格的影响下,刘国松开始尝试几何形拼贴,从早期实验的“矗立”系列,到方形拼贴的“窗里窗外系列”,从1969年方圆叠置拼贴的“元宵节”系列,再到成熟的“太空画”系列中纯圆形的极简拼贴,刘国松游走在当时的西方前卫艺术与水墨实验之间,最终探索出一条自己的路。
在 “太空画”不同面貌的探索中,此画更为独特,画中圆月银亮,这种银色在刘国松的作品中颇为少见,从色彩薄而不透的肌理和扩散式的铺洒痕迹来看,应是受到当时流行的极简艺术(Minimal Art)影响后采用喷枪进行的实验,为作品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。“故乡明月”的意象放到苍茫太空中,无所依托,无所遮蔽,更显出浓浓思乡意。
刘国松酷爱日月,他常将日月升落的变化轨迹以组画方式呈现,如制作动画一般,一帧一帧地连接起来。《如来 · 故乡的月亮》亦是《如来》组画七幅中的一幅,完成当年即在德国科隆展出,对艺术家而言意义非凡。
“太空画”为刘国松赢得了国际声誉,奠定他在中国现代画坛的地位。这一系列中,他充分发挥纸张与水墨材料的可能性,从材料、技法的创新开始,再融入当时西方前卫的绘画语言。范迪安在《刘国松:水墨画现代发展的里程碑》一文中指出:“这个系列看上去是受到‘阿波罗’号登月的启发,找到了新的绘画题材,实际上是形象思维的空间发生了巨变,从地表升腾至宇宙,揽日月而入画,在宇宙中感受造化的秩序与变幻,由此创造出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‘宇宙图式’。” ① 中国传统的山水意象本来十分宏观,讲求吸纳自然造化,抒发文人胸臆,而太空视角下的地球却是实实在在的宏观图像,以此为基础,营造出一种现代意义的大山水,这是他在题材上的创新。
注释
① 范迪安:《刘国松:水墨画现代发展的里程碑》,载于《中国艺术报》,2011年3月18日。

京ICP备17021058号-1
版权所有 © 2005-2024.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
地址: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华熙国际中心C座26层 邮编: 100022
电话: (86-10)5887.0808 传真: (86-10)5887.0909 Email: info@chengxuan.com